對于這樣一場首屆主題為“Why Not!”,由藝術家史金淞策劃,泓盛拍賣主辦,趙涌在線提供網絡平臺,主要呈現當代藝術的拍賣雙年展帶著種種疑問,雅昌藝術網記者第一時間獨家采訪了泓盛CE㎡趙涌、策展人史金淞,及該項目的主要負責人之一胡湖。
拍賣+雙年展,你能想到什么?
拍賣+雙年展,你能想到什么?如果按照慣常思維:拍賣重市場,以買賣為主;雙年展重學術,以探討為主。雖然近幾年國內藝術品市場一直在增加學術探討的比例,也有策展人直接與拍賣行合作專場的情況出現,一切的基本立足點還是建立在希望藝術品能流通起來的前提下。但站在學術的制高點上的雙年展,卻沒有聽到哪個雙年展明面上赤裸裸的打著生意的旗號在外行走江湖,國內外雙年展上明碼標價賣作品的情況也鮮少見到。
于是這就會引發(fā)一個討論:在中國藝術品市場局面混亂的當下,特別是在當代藝術板塊中,這場拍賣雙年展究竟是想“撥亂反正”引導市場走向,還是想“火上澆油”讓當代藝術市場亂的再猛烈點?
泓盛CE㎡趙涌在接受雅昌藝術網記者采訪時,首先談到:“我們可以從另外一個角度去切入這個問題,拍賣、一二級市場的概念是怎么來的?中國藝術品自古以來都是私下交易的,20多年前在拍賣這塊領域可謂一片空白,而歐美在經過一、兩百年的時間才形成了這樣一套拍賣模式。這使得我們很多從業(yè)者在很多情況下都盲目崇拜歐美模式。在我看來,這個傳統(tǒng)的拍賣模式本省就是陳舊的,在21世紀的當下,傳統(tǒng)的拍賣模式完全可以突破?!壁w涌用刀叉與筷子來形容目前國內藝術品一、二級市場的關系,就像是要始終用筷子吃中餐的中國人改用刀叉去吃米飯一樣,顯然就會出現各種問題。
而對于這樣一個全新的概念和模式,趙涌接著談到:“我們?yōu)槭裁匆欢ㄒ凑瘴鞣降牡恫婺J絹斫洜I我們中國藝術的發(fā)展呢?更重要的一點就是,這樣我們的話語權始終都要歸納到西方傳統(tǒng)的標準里邊去評判,我們只是想做一種嘗試和突破。不光是今天拍賣的市場經營模式,也包括藝術本身。我可以反問一點,大家現在在淘寶、京東上購物,原來的市場模式還存在嗎?這完全已經不是原來一種市場結構了,所以這個我覺得是說在大家探索的過程當中絕對不是來擾亂這個市場,而是希望在中國這樣一個市場環(huán)境下能作出新興的或者是更有利于市場發(fā)展的一種模式。所以為什么不是我們自己來建立話語權和提出不同的游戲規(guī)則?”
泓盛的這次嘗試,在趙涌看來就是要達到“一線通”的效果:“在市場中,顧客現在可以通過網絡平臺直接向品牌廠家進行訂購,物流公司直接打通這個過程,所以泓盛的這一次嘗試是要對藝術品行業(yè)做一些探索,讓藝術家的創(chuàng)作和藏家建立直接‘一線通’的關系,這個基礎實際上是借用了21世紀互聯網的思維,讓今天的藝術品收藏家和藝術家直接進行對話?!?/P>
與當下市場相悖的“游戲規(guī)則”
策展人史金淞將“拍賣雙年展”定位在是一個探討當代藝術生產力關系,以拍賣為線索和平臺,兩年一次的展覽。要求是邀請藝術家挑選自視為很重要,但又不符合現行市場流通方式的作品。在不違背基本拍賣規(guī)則的前提下,藝術家可以參與設計自己作品的拍賣方式。展覽將不僅有參展藝術家,還將有參展批評家、參展藏家、參展媒體、參展行業(yè)人士等。
于是,一切又和以前不一樣了。首先,與當下的當代藝術市場的流通性要求背道而馳。一談到當代藝術作品賣得好,大家的腦海中總是能迅速的冒出一二三,但自認為好卻在市場上“不吃香”的當代藝術作品就像每個人心中的“哈姆雷特”,答案一定都不一樣。
然后,拍賣方式和規(guī)則也不一樣了,每件作品都有了自己的賣法。策展人史金淞向雅昌藝術網的記者透露,有的是從事策展工作的從業(yè)者專門為這個概念來創(chuàng)作的作品,有的行為藝術家是賣自己去現場表演的出場費,有的藝術家則是賣自己作品的機構代理權,有的藝術家是賣自己影像作品的使用和播放年限等等,每一個參與者的想法都不一樣,每件作品都有它獨特的“表演方式”。
再者,委托方不一樣了。藝術家、批評家、藏家、媒體等等直接都參與到其中,跳過了“批發(fā)商”、“二級批發(fā)商”、“零售商”等眾多中間環(huán)節(jié),直接變成了廠家與消費者之間的一次“對話”,而拍賣雙年展則充當著平臺商的角色。
最后,模式的流程不一樣了。一次傳統(tǒng)的拍賣流程是:征集→寄圖錄“招商”→宣傳拍品→在酒店中進行兩天預展→現場拍賣→結款提貨。而與一般意義上的雙年展也大都不一樣,相關負責人胡湖透露,與其他籌備充裕的雙年展不一樣,拍賣雙年展是一次實驗性的行為,它集合了眾多創(chuàng)新想法,分為線上和實體展覽兩部分,10月1日官網上線,10月18日在上海世博會博物館開始進行為期三周的展覽及其相關活動,10月22日開放在線競價功能,11月2日在展出地點進行部分藝術品的現場拍賣。除特邀藝術家之外,其他藝術家也可自由報名參展,入選作品將參加線上展覽和線上拍賣。與傳統(tǒng)模式上的拍賣和雙年展有相互交叉部分,也有很多大膽嘗試的部分。
主辦方泓盛拍賣稱這是對當代藝術的創(chuàng)造力與市場機制脫節(jié)現狀的一種解決方案,是藝術家通過作品與市場建立的一種新的鏈接方式,是對面臨失效的當代藝術拍賣模式的一次手術。